历代宰相与蒙顶山茶(一):韦处厚与蒙顶山茶!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历代宰相与蒙顶山茶(一):韦处厚与蒙顶山茶!

  蒙顶山茶作为贡茶,自唐至清,除皇帝能够享用外,一部分皇亲国戚、王公贵族、宰相因身居高位,故有时也能享受到皇帝的恩赐。他们品了蒙顶山茶后,也会诗兴大发,写下一些诗作,或在其著述中对蒙顶山茶大加赞赏。今摘录部分含金量高的文字,以飨读者。

  韦处厚(公元773年-828年),唐代藏书家、文学家,字德载,原名韦淳,为避唐宪宗李纯名字的谐音,改为“处厚”。韦处厚出生于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一个典型的官宦之家,从小至情至性,因侍奉继母而孝感天下,成为当时传颂典型。他自幼酷爱读书,博涉经史,一生手不释卷,著述颇丰。撰有《德宗实录》、《宪宗实录》、《大和国计》等文,著有《六经法言》等文集,《全唐诗》录其存诗12首。

  韦处厚于元和(809年-819年)初年举进士,任咸阳尉,迁右拾遗,累官至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在朝为官二十多年,历仕宪、穆、敬、文四个皇帝,一时推为贤相。他忠厚宽和,耿直无私,颇受爱重,人品及学识得到宰相裴坦和韦贯之的赏识,先后担任右拾遗(兼任修史工作)、考功员外郎,成为当时握有重权的中央官员。后宰相韦贯之因得罪了宠臣张宿,被诬告罢黜离京,韦处厚因此被连坐为同党,于唐元和十三年(公元818年)被贬为开州(今重庆开县)刺史。上任后,他深入调查发现,开州历来产好茶,但是由于产量极其有限,供应达官显贵尚且不够,根本无暇顾及当地老百姓,偏偏当地老百姓又有饮茶的习俗,而且需求量比较大,所以只得向吴越和四川蒙顶等地采购。有种植传统,有市场需求,有地理条件,茶自然成了韦处厚上任后重点扶持倡导的产业。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,对种茶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偿,对销售者给予一定赋税优惠,且在全州上下传播茶文化宣传喝茶的好处。很快州府内外呈现出一番新气象,全州上下景清气明、和谐奋进。819年春季的一天,风和日丽,云淡风轻,韦处厚邀约开州的高僧柳律、隐士覃山,开州司马、诗人温造等文化名流相聚盛山雅集品茶。时午,他带领一干人登上茶岭,站在岭上,目之所及,茶树连绵不绝,一望无边。细看之下,茶叶带着露珠,露出紫色的芽头,驻足呼吸,阵阵香气缥缈而来……众人惊叹不已。“没想到才一年时间,竟能取得如此成效,”柳律开口赞道:“韦刺史功在千秋呀!”韦处厚也没有假意谦虚客套,他站在崖边,完全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这种茶树相连、茶园铺展的美好景象之中,沉思片刻,缓缓吟诵道:“顾渚吴商绝,蒙山蜀信稀。千丛因此始,含露紫英肥。”诵读完毕,现场安静了片刻,随之传来一阵叫好之声。“好诗!”“妙哉!”……

  这首诗的大意是:吴地的顾渚固然产好茶(顾渚紫笋),但是却没有来自吴地的客商将之运来;四川蒙顶山的好茶虽然也久负盛名,但是却很少听到四川商人来到开州的信息。现在开州的盛山开启了出好茶的一个新时代,千丛万丛的茶树从这里开始扎根并蔓延。那些挂着露珠的紫芽,生长得肥大健壮,一看就是能出好茶的原料。

  诗人写此诗时正是晚唐时期,当时政权腐败,人心涣散,弱肉强食,外藩趁机入侵。最初吐蕃联合南诏入侵,而后南诏逐渐强盛。唐穆宗长庆三年(823年)南诏攻蜀,连陷三州直抵成都。文宗太和八年(834年)?)时局又趋紧张,李德裕筑城调兵,全川讯息不畅。咸通十一年(870年),南诏倾师侵广西、贵州,同时又分兵攻入四川,扰嶲州(四川西昌)、清溪关、破黎州、袭犍为、嘉州、邛崃关,包围雅州,进攻邛州、过眉州、新津……进围成都。唐僖宗乾符元年(874年),南诏军又攻陷黎州,入邛崃关,攻雅州至新津。次年再攻雅州……擒杀数千人……由邛州、雅州运边粟至黎州,以安远民。南诏进攻西川,对川西各县侵犯掠夺,致人死伤,生产破坏,蒙顶山茶生产受到极大影响,产量减少,市场缺货。诗人时任开州剌史,对本地茶和蒙顶茶特别关心,首先提全国有名的两个贡茶,所盼无法得到,该诗流露出诗人对名声斐然的蒙顶山茶的渴望期盼之情。

  这首《茶岭》诗,是中国最早描写茶园的诗,被誉为中国茶园文化的始祖。韦处厚居开州三载,他闲来游吟于盛山,寄情于山水,托志于云月,吟咏出宿云亭、隐月岫、流杯池、琵琶台、盘石蹬、葫芦沼、绣衣石、梅溪、桃坞、瓶泉井、茶岭、竹崖等“盛山十二景”诗,白居易、张籍、元稹等文人墨客为之动情笔和,后联成大卷,韩愈为之作序。由此,历代相传,开县“盛山十二景”随韦处厚、张籍等“十二景”诗而名声远扬。可见《茶岭》诗在当时影响之深远。

  作者简介:陈开义,男,46岁,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。先后在《中华茶文化》、《茶博览》、《茶周刊》、《中国茶叶市场》、《中国茶业》、《走遍中国》、《星星诗刊》、《四川日报》、《四川农村日报》、《四川人大权力报》、《四川政协报》、《调查与决策》、《四川三农》、《农村建设》、《四川茶叶》、《四川省情》、《四川文学》、《四川旅游》、《四川文艺》、《县域经济》、《茶缘》、《四川水利报》、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、北京茶叶网、亚太茶业网、凤凰网四川、中华名茶网、茗边、手机搜狐网、手机新浪网、新茶网、茶旅世界等6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(件)。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《撼魂》,参与编辑《茶祖故里行》、《吴之英评传》、《丰碑》等著述,作品曾多次入选《蒙山雅韵》、《蒙山春来早》、《撼魂》、《茶祖故里行》、《品味》、《蒙顶山》、《二郎山》等专辑,著有个人文集《杯中岁月》。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,先后参与主编《蒙顶山茶文化读本》、《蒙顶山丛谭》》等茶文化书籍,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《蒙顶山》和《雅安日报.今日名山》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《蒙顶山茶》。现为雅安市作协全委会委员、雅安市茶业协会和茶叶学会常务理事、吴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。